星期三, 2月 28, 2007

人間的觀察





人物攝影的霎那, 讓人間觀察, 展現淋漓盡致的真實, 這時, 人間故事的微觀盡在一個一個的神韻上

這樣的寫實, 可以輕易在井發現, 在鄉野體現, 卻不在殿堂

攝影者, 攜上銳利的器械, 借用上帝的眼睛, 一份悲憫, 彷彿穿越了一道界線, 窺視人間悲情與歡喜

星期日, 2月 25, 2007

米的故事 II


稻成為米的路上, 有這麼段故事, 故事中的這些稻, 名字叫做 "台11", 種苗培植場老闆這樣說; 彷彿 "無米樂" 電影中笑容般的老農夫婦, 拖拉著三輪車來到種場買苗, 臉上沒有憂愁, 只有渾厚的憨喜, 也或許城市人們眼中的 "認命"並不足以解讀的神色; 長在腹育托盤
上種苗從農場的輪帶輸送到老農的三輪車, 老農的雙手送上這一程, 那一雙赤腳, 實心的踩踏在完全泥土味的鄉間小路, 彷彿連接著命運的土地, 一切都那樣自然, 護送老農與稻苗回到自己的田地

六十石山


追隨著無數攝影界前輩的步伐, 我在淡季拜訪位於花蓮富里的六十石山, 這裡有難得攝影界的勝景, 尤其在金針花開的時節, 這裡有可以稍微睥睨中國雲南梯田的人文與自然景觀勝景

濃冬而且是非假日拜訪, 這裡車水馬龍不見了, 八百公尺高寧靜的海岸山脈上, 綠意中參雜著蕭颯拙美, 原本休耕農村的原樣展現, 此情此景不由德讓我放下相機, 放下捕捉涉獵的企圖, 輕鬆的六十石山的夜, 夜間的蟲鳴鳥語, 以及民宿主人黃家的家常奉待

也因為沒有遊客, 我們這一家子獲得了老闆一家人的殷切厚待, 黃德森賢伉儷以及在此成家立業的女兒女婿, 聆聽這深山創業打拼的歷史, 伴著金針花入菜入茶的愜意, 讓人怡然自得


星期六, 2月 24, 2007

論新加坡



2007/02//24 中國時報報導 "新加坡十至二十年後將躋身第一世界國家上層", 李光耀資政談論到, 新加坡國家經過30年的發展, 從第三世界擠身到第一世界的下層, 往後十幾二十年, 要進一步變成第一世界的上層

在我看來, 以一個城市國家來看, 如果李光耀所定義的第一世界上層, 就是一個總體經濟收入量化數據, 我估計, 李光耀的理想實現的機會是很大的, 如果整個國力可以投注在經濟方法的追求, 在全球化市場經濟鏈中卡住較高價值點的位置, 並且強力剔除低價值的經濟活動, 那麼, 其結果或許將是一個很會賺錢的國家, 為這國家打工的國民財富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可是, 這樣成果的代價, 也將其大無比, 因為, 國策這般的強力單元推展, 如何兼顧從下而上所有360行ˋ所有族群的意願呢? 如果民意犧牲了, 或者民意稀薄了, 也就反映實質上民主政治制度落實的缺乏

經濟量化所絕對主導的城市國家, 其行政副作用也許不只犧牲了政治制度; 缺少寬容的多元價值生活體系, 其結果恐怕也剩下一個沒有文化的皮包骨社會; 一個對於漁村廟會生活內涵沒有激賞ˋ緬懷的新加坡, 舉辦再多的 "交響樂團音樂會", 依然是沒有文化ˋ沒有根的島!

在我看來, 如果真的存在所謂 "第一世界上層" 這樣的國家, 這些國家強盛的因素應該包含有優秀的政治制度, 以及文化意識與活動的活絡; 更深的探討, 如果治國的核心國策內涵只剩下經濟因素, 而沒有政治制度持續良化的追求, 以及文化意識琢磨的渴望, 那麼, 十幾二十年後的新加坡, 將可能會在 "第一世界的上下層" 攀爬滾落循環, 完全跟隨全球經濟景氣的起落

我不知道新聞報導中, 是否有省略李光耀的其他論述, 我在想, 如果李光耀心中國家的遠景除了經濟富裕之外, 也有政治制度與文化的論述, 那麼, 新加坡或許有機會成為最受尊敬的國家之一, 以及國民生活內涵最快樂ˋ國民的國家自豪感最高的國家之一, 而不是高達百分之三十幾國民希望自己不是新加坡人

最低的滿足感


已經二十年沒這樣自行開車穿越花蓮台東的 "花東縱谷", 上一次的旅程乘坐兩輪車而來, 在烈日颱風陪伴下獨行, 此番卻是妻小伴著歡愉熱鬧同行, 時間恍惚, 回憶總有溫馨以及感慨

福爾摩沙島原本的美, 在花東縱谷依然可以尋覓, 尤其在早晨光線色溫的變化下, 包圍著四周濃烈的青綠, 是驅逐煩惱最好的元素; "前不著村, 後不著店" 在這裡依然可尋, 正因為這樣, 迎面而來騎腳踏車苦行的朋友, 激盪起了我最深刻回憶的漣迤

在孤獨騎車環島流浪十幾天之後, 每一個夜晚裡, 幾乎都重複這樣一個渴望 -- 一夜好眠, 一個沒有蚊子叮咬的寧靜夜晚, 可是只要是夜宿於荒郊ˋ無人的學校, 夜晚的時光裡, 除了餵寶蚊子之後, 還真難得清靜

那幾天的日子裡, 幾乎都跟朝陽一起早起, 一夜的淺眠卻不足以構成煩憂, 人類生存所需要的最低滿足感, 除了已經成為記憶的昨夜免於蚊咬渴望, 以及接下來隨意果肚的早餐, 人的生活原來這麼簡單

星期三, 2月 14, 2007

彷彿玩具火車


陽光明媚的天, 到木柵拜訪朋友, 好久沒乘坐著這樣無人駕駛的火車, 站在第一列車廂的位置, 彷彿享受自己開火車的樂趣, 台北城的都市景觀畫面瞬間變化,迎面而來, 好不愜意

想一想, 記憶中, 這列在城市天空飛奔的無人駕駛火車, 已經十年不只了, 當時比現在更加年輕氣盛, 開了公司辦公室就剛好在軌道的下方

電腦開火車是事情一轉眼竟然這麼久了, 而不是想像中的科技畫面, 為一想像錯誤的地方, 這列車並沒有燃燒引擎ˋ也沒有鐵軌, 在這樣美麗的一天裡, 還真像是陪我半天行程的玩具火車

星期日, 2月 11, 2007

彷若仙境 -- 花蕊內的故事


探頭出來, 眼界所及, 是這麼一個純淨絕美的世界, 一根根抽拔出界的大柱成了絕佳的遊樂場, 只可惜, 一回眸, 孤單伶仃, 在方寸間 -- 花蕊內的故事

親情



攝影進入數位時代, 拍攝與出版的流程與代價起了革命性改變, 攝影的最重要特性 -- 化霎那為永恆, 從此有了更合適的工具

數位相機可以記錄街頭上無數的親情畫面, 沒有鋪排, 沒有假
裝, 只有歷史真實

翩翩起舞


陰霾的周末裡, 尤其讓人渴望親近, 這樣陽光下翩翩起舞的美妙時光, 蹲踞埋身在草叢裡, 等待夢中畫面的出現, 化霎那為永恆

星期六, 2月 10, 2007

親情



主流價值觀裡, 人生歷程是可以量化的, 人性的攀比型塑了 "價值" 為主的不搖論述, 可是不也有"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此一說法嗎? 實物無法跨越人生的, 親情大有機會 ...

飄逝的童趣



童年, 多麼稀罕的記憶, 聽過ㄧ個說法, 老天爺給人們兩次童年的機會, -- 當了父母, 即便如此, 大部分人當了辛苦煩憂的父母, 也是無法進入第二次童年的心境, 而第一次呢, 也許更是在 "塊塊長大" 的希望中, 消逝了去 ..

也許, 老天爺極不公平的, 藝術家也許有第三次童年的機遇, 有了觀察人間慧眼與赤子心境, 如果此說為真, 快門按下的霎那, 我正分享著這小女孩的童年, 至少那幾秒鐘 ..

人生海海

昨天, 聽Spark講古, 收穫良多, 他說, 孔夫子年過五十, 去跟老子拜師求道, 孔夫子獲得啟示, 從而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今天早起, 重新思索昨日的收穫, 如果年屆五十知天命的孔子依然求道若渴, 那麼, 先前他 "四十不惑" 的體悟, 也許也過早論斷了, 孔子思想邏輯上似乎有所矛盾, 要不然正面的說, 孔子五十以後所出 的 paper,
推翻了四十歲年代所出的 paper

上個月起, 我的人生也加入不惑行列了, 可是在自然科學ˋ計算機科學ˋ平面與音樂藝術ˋ以及哲學等等話題, 依然飽滿著諸多的好奇與疑惑

如果李奧納多達文西能夠活大七十, 這個領先當代人類數百年的科學藝術工程等等先知天才, 應該會說, 孔夫你錯了, "一百二不惑, 應該屬合理可追求目標"

星期五, 2月 09, 2007

蜂擁而至


蜜蜂在花叢中的移動模式與速度, 與蝴蝶有很大差異, 我觀察到, 蜜蜂在一個花朵與附近一個花朵尋覓, 有spatial locality 現象, 移動速度也略慢於蝴蝶, 所以, 動態性質的生態攝影上, 蝴蝶的難度遠高於蜜蜂
, 因為, 其飛行路徑的 not so pridictable

星期四, 2月 08, 2007

春情蝴蝶

暖冬, 春暖早早到了, 寶島的郊外到處都有蝴蝶, 幸好環境保護越來越周到了, 蝴蝶求愛的躍動, 在冬末陽光照耀下, 彷彿一股濃厚生命躍動的故事

花絮: 化霎那為永恆的背景是, 太陽下苦苦等待, 曬了兩個小時, 全身濕汗, 菜園裡泥土香ˋ花香ˋ 汗香, 完全享受 ...

星期日, 2月 04, 2007

忙碌DIY -- 台灣印象


下午在陽明山享受美好時光, 不小心搶拍下這經典的畫面, 心想著, 這姑娘不就是台灣人經典縮影嗎, 兩手已經忙碌著, 心中依然想著想拍下美美的自己, 這時候, 連嘴巴都不願閑著, 拿著相機 DIY 起來, 一心一身多用到了極致 .... 哈哈

夢幻海芋


又到了海芋盛開的季節, 海芋這色彩反差鮮明的題材很吸引我, 但是怎樣拍不流俗, 跟別人不一樣, 而且跟自己的去年前年不一樣, 還真傷透腦筋 ...

這是今天的新作, 我採用十九世紀盛行的 "印象" 畫風來呈現我心中的海芋, 不帶出太多細節, 卻是真實寫生, 古典攝影技法, 未摻雜後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