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月 27, 2008

攝影如是我觀


西瓜兄問個問題, 讓我想了兩天, 我為什麼常常拍海芋

紀錄片的產量21世紀以來在台灣有突飛猛進的趨勢, 用動態攝影的角度來看傳統靜態攝影, 我發現自己的確也是用 "紀錄" 的觀點, 來享受靜態攝影, 尤其針對人物攝影題材這領域, 我發現我對人間冷暖的觀察, 有相當敏感度

不過, 我也理解到, 靜態攝影依然擁有動態攝影所沒有的, 其中之一, 就是平面藝術的性質, 也就是美術, 我應該是用接近美術創作的心態, 來刻劃寫生海芋, 比方說我作品中學習著捕捉光影變化下物相的質的, 五百多年前達文西的美術中對於光影的變化與應運, 早已經開起了觀察的先河

至於說為甚選擇海芋, 我想, 一來除了我真的欣賞海芋, 另外的原因, 我想了想, 應該是受到林老師與唐老師的啟發與帶領, 如果能力與時間允許, 想走出自己的一番區隔, 開創出獨屬於自己的藝術題材道路來努力, 如是我觀

全景之美


海芋的美, 我很少以全景的角度去發現, 也許因為, 我已經預設 "印象" 的侷限, 也就沒有把眼睛看到的全盤借用, 因為海芋的美, 美在光影對比, 也美在它難以描繪的白, 一份樸素空靈的美

這個作品, 我決定把葉片也放進來, 而且佔據半面江山, 這焦距外的綠加上背景的深藍, 襯托出強烈光影下, 海芋花瓣 特有的線條, 除了過多細節的鋪陳的扣分, 這樣的表現手法依然保有強烈的印象手法

在畫面布局上, 這張極端上仰角度應該有開創之處, 因為以海芋的高度以及 單眼相機的侷限, 這樣的仰角極為難取得 -- 除非是花盆, 但是花盆的海芋 要養得這麼美, 難度很高很高, 在我的花園裡, 有深刻的實驗驗證 ....

星期二, 2月 26, 2008

回眸



2008 漢曆新年, 依往例陪內人廟裡燒香, 望天賜福, 一家平安

老人顯然也是來燒香, 站著很久卻不入門, 也許是等人, 或者也在等天

我靜觀, 攝影鏡頭與我狗仔吃人的外觀, 無法妥善偽裝, 但老人的世界顯然沒有受到我的侵入, 三公尺外, 我的快門幾番落下, 老人的回眸就這樣入了鏡頭; 廟的時光彷彿很慢, 慢慢的, 老人困難的移身, 摳摟身形往廟門前驅, 也許更近神明了, 這時, 老人頭倚廟門眼透微光, 反照在我的攝影畫面, 我彷彿翻閱到人生故事的末一頁

星期六, 2月 23, 2008

愛上海芋


愛上海芋已經三年了, 無法解釋的理由, 就是愛上它, 喜歡海芋的挑戰

海芋的挑戰起因於它的素美, 用我內心的美學詮釋, 海芋的素美也就等於色彩的不飽和, 白, 最不容易玩弄

當海芋花蕊長得夠高長, 才有這樣罕見的低垂, 陽光行進角度, 在這時從變成了後面穿越, 陽光阻礙的空間也就是陰影, 我把它抓了下來, 此乃攝影

宏觀與微觀


我觀察到, 有兩種人具備最凌厲的觀察慧眼, 科學家與藝術家, 宏觀與微觀在不定期的時間發生火花, 在交會的空間與時間裡醞釀偏見

宏觀產出錯誤判斷的機會遠大於微觀, 可是不畏懼出錯, 卻可能是成功者最常具備的人格特質; 如果人間有此現象, 那麼自圓其說能力大於觀察能力者, 容易碰撞到更多成功的機遇, 這樣一說, 財富成功者凌厲慧眼之外, 更需要一張嘴

這樣一張作品, 在我的思維裡, 是宏觀的經典, 站在山腰裡一小時, 觀察雲霧蒸騰來去, 抽象與物相在心理翻滾, 凌線上部落清晰顯像, 部落外有稀疏的農舍與梯田細節, 可是,油油的美麗感動彷彿挵虛

觀察的最後, 我應該是以右腦的化學反應, 把眼前的物理現象與地理細節完成總結, 以微小的16光圈搭配約1/100快門, 呈像出澎湃意象ˋ靈隱人文之美

如果讓我微觀自己, 鏡頭背後這隻銳利眼睛, 確是越來越微觀了, 也許左右這眼睛的心態, 膽識越來越小了

夢醒之間


週末的午後, 屋外濃濃的雨, 屋內的祖孫兩安靜的看著電視, 很快也很自然的, 祖母進入了夢鄉, 身體逐漸傾斜, 最後依偎著孫兒; 看到這畫面, 我拿起相機, 想紀錄下動靜夢醒之間的溫馨畫面;這時, 突然之間, 一隻小白鼠冒了出來, 我驚訝的理解到, 鏡頭裡其實是兩人一鼠, 祖孫夢醒之間原來另有竄動; 一瞬間的靈光閃動, 故事的焦距移到小白鼠, 讓這下午的祖孫相處時光變成了背景, 完成主配角換位的午後人間故事

星期一, 2月 18, 2008

雲南雜耍與技藝團


夜晚欣賞了雲南雜耍與技藝團, 甚有可觀, 當中由地方戲曲為本改編的舞蹈, 頗有水準之上, 可惜節目中確實參雜各式表演雜耍, 表演水準差距頗多, 甚為可惜

這讓我想到, 故鄉盛產芭樂以及棗子, 台灣很多果農都知道要水果分級, 把不同大小與外觀的蓮霧以不同等級產品分別包裝與銷售, 市場的回報, 可以得到更大的報酬 ..

星期二, 2月 12, 2008

背影故事

軌道嬉遊記


記得很久以前, 看到仁兄拍攝兒子的作品, 軌道上撐傘的故事畫面, 好欣賞, 心理一直有模仿之意, 尤其因為翻攝自汎黃的相紙, 更顯歷史感

如今也有機會挪用類似的構想, 紀錄到這樣的畫面, 非人為擺設的自然故事情景, 晦暗的光影與線條, 增添了濃濃的人文氛圍, 一個逐漸稀有的軌道嬉遊記

返家


種苗廠其實有專門外包"快遞"公司, 也是由農餘的老農駕駛拼裝鐵牛車, 完成使命必答的任務
但是今天很特別, 老農夫婦決定親自護送名為 "台11" 的苗種回家, 赤腳裹著何處沾惹的陳泥, 機車拖動三輪車走在熟悉的實心田間路, 返家

賣力


這靠天吃飯的行業裡, 老農與牛的景象, 在21世紀的台灣就已屬珍稀

跟鐵牛仔機械化耕耘競爭, 老農洋洋自得的說, "他競爭力的來源除了跟機械同樣有效的鬆土之外, 外加一道耘土流程, 讓水田更加的平整"

回家的路



童年的時候, 一天最美好的時光, 就是黃昏時候等待母親的歸來, 尤其時母親陪伴著回來, 但不大的夢想卻很少成真, 在那窮困拼博年代

巷口裡, 路面污穢的垃圾雜物摻拌著新雪, 沒有妨礙幸福的想像, 有親情護送, 回家的路是那麼熟悉, 那麼溫馨

星期一, 2月 11, 2008

恭喜


過年, 依循著漢人的傳統, 離開城市返回父老所在之故鄉, 按俗例, 農曆年夜裡, 圍爐團聚; 大年初一早, 行步迎面的人, 互相總是福祝 "恭喜", 兒子突然問我, 恭喜是甚麼, 簡單的問題卻讓我覺是大哉問

台灣鄉下漢人過年時逢人相見的互助恭喜, 普遍的意義, 應該是恭喜所遇之鄉親或至親又安度一年, 無論好年歹年, 人之安在就是最大的喜, 能夠走在街頭巷弄, 更已是健康有餘, 的確是喜, 恭喜普遍是真誠而懇切的祝福詞

至於 "恭喜發財", 也許只發生在電視用語, 或者是城市化的客套話, 是純淨度有所疑慮的祝福用語, 我如此般對八歲兒子解釋

古老的柑仔店, 應該是屬於20世紀中後的台灣記憶, 也是幾乎已經消失的台灣記憶,因為現代化便利商店就是以毀滅性的方式, 立足於21世紀的城市與鄉村每一個地方, 不過, 總有例外

這個陳設的瓶瓶罐罐醬料, 包裝與袋裝醃菜, 以及生鮮瓜果葉菜等等, 是如假包換的雜貨店, 是正港的柑仔店

紀錄於台灣雲林 2008 二月

寒流來襲


記憶中, 已經整整一個月的冬雨, 濕冷寒流把都市人鎖在室內, 可是鄉下人總是要外出, 尤其對老人來說, 生病不得, 需要這麼一身行頭 -- 2008 台灣 北港